左云縣人民政府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大同市人民政府:
2023年,左云縣法治政府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省十二次黨代會有關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精神,加快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全面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現將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有力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法治政府建設重要部署
一是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深入。2023年,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2—2025)》和我省實施方案。7月27日,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左云縣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的實施方案》(討論稿),修改后報縣委依法治縣委員會,于8月8日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為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縣政府常務會議傳達學習《關于加強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通知》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盧東亮的批示精神,并安排部署貫徹落實工作。
二是全力打造法制化營商環境。制定了《左云縣營商環境建設工作計劃》等一系列文件,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工作具體化、目標化、清單化,進一步壓實責任、健全機制、明確重點。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通知》,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全面落實國家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做到“非禁即入”。積極落實“雙公示”工作,全面梳理、編制、公開行政許可事項目錄,做到“應歸盡歸,應示盡示”。
三是持續深化公共法律服務。整合律師、公證、仲裁資源,成立左云縣民營企業法律工作站,實施法律服務惠民工程。2023年,法律服務中心受理援助案件60件,惠民工程特殊群體援助案55件,咨詢服務2032人次。公證處全年為群眾辦理公證420件。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88件,其中,仲裁調解34件。
(二)政府簡政放權力度進一步加大
一是承接并下放一批行政職權事項。認真落實《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審批條例》,持續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全力做好省市下放的行政職權承接工作,印發了《左云縣人民政府關于承接市政府下放一批行政職權事項的通知》,承接新增行政職權11項,公布了《左云縣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2版)》。下發了《左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公布左云縣黨委、政府部門權責清單的通知》和《左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公布鄉鎮權責清單的通知》,共梳理黨委、政府部門權責事項3249項,梳理調整左云縣鄉鎮權責清單144項,并向社會公布,將個體工商戶注冊委托至鄉鎮一級辦理,明確與縣直各部門職責邊界、職權事項和權責關系明晰順暢。
二是政務環境高效便捷。在政務服務大廳設有“一業一證”綜合專窗和“幫辦代辦”專窗,實行“一單告知、一表申請、一標核準、一窗出證”的“四個一”服務模式,進一步解決企業辦事難、辦證多等問題。打造“不見面”審批系統,同時,強力推行“7×24”小時不打烊服務,建設“7×24小時不打烊”智慧政務自助廳,制定了《左云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企業登記注冊“7×24小時不打烊”實施方案》,通過整合涉稅、不動產、公積金、企業開辦等高頻事項,打造“全天開放、全程自助、全年無休”的政務服務新模式。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升級改造自助申報區,為老百姓實現“自助辦”、“就近辦”。2023年新增經營主體1798戶,其中企業837戶,占新增經營主體46.55%,個體工商戶961戶,占新增經營主體53.45%,新增涉稅主體占比64%以上,千人擁有企業同比增速為52.81%。
三是事中事后監管更加有力。健全完善以信用監管為基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互聯網+監管”為主要應用的新型綜合監管機制。對“企業設立、變更、注銷登記”行政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和容缺審批。深入落實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認真做好企業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信用承諾工作,開展了容缺受理服務,按照《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審批》中審批事項容缺受理目錄通過“承諾制”的方式可以一次性辦結相關事宜。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由“一網通辦”向“一網好辦”轉變。不斷提升“一網通辦”水平,對全縣已上線政務服務事項做到應上必上、應進必進。推進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全面梳理項目立項、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等前期手續辦理情況,開展項目前期研判策劃,建立“一項目一方案一清單”的服務新模式。
(三)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更加完善
一是重大決策科學民主合法。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山西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實施細則》《山西省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辦法》《山西省重大行政決策責任追究辦法》,推動行政機關結合職責權限和本地實際,制定出臺決策事項目錄,分類細化決策標準。2023年,縣人民政府公開重大行政決策2項,一是左云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左云縣婦女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兒童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二是《關于印發左云縣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制度的通知》。
二是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制度化。進一步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程序,公眾參與、廣納民意的決策機制逐步形成,其中涉及民生和社會穩定等事項,均召開了聽證會、座談會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有效防范法律風險。2023年,縣政府向市政府報備規范性文件審核1個,縣司法局進行規范性文件審核2件。
三是法律顧問制度深入實施。縣政府聘請法律顧問,凡政府的重大決策、重要文件的起草、重要合同的簽訂,法律顧問都要參加,確保法律顧問為重大行政決策進行法律風險防范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2023年,縣政府召開常務會議11次,邀請法律顧問參加會議8次,為政府提供各類法律咨詢意見。
四是鄉鎮綜合執法初見成效。2023年,各鄉鎮綜合行政執法隊獨立開展行政檢查共計233次。涉及森林防火、河道防汛、企業安全生產、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等領域。共計發現問題51處,整改51處。
五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重點領域執法有力。在自然資源領域,通過加大執法力度,完成耕地保護任務55.86萬畝、基本農田保護任務51.77萬畝。在公共衛生領域,加強村醫出勤、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監督,下發督導通報9期,解聘處理村醫3人。在生態環境領域,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縣二級以上優良天數共計273天,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82.5%,同比去年下降8.5個百分點。2個縣級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地,3個鄉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
六是自覺接受監督。縣政府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2023年,縣政府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關于2023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的說明,在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上表決通過。縣政府積極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2023年,全縣共有行政應訴案件13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全部出庭應訴。行政復議局審結行政復議案件3件。
尊重人民法院生效判決,經梳理,2023年縣法院不存在涉及行政機關的生效判決。
(四)社會矛盾糾紛有效化解
一是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推進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做到應建盡建,在全縣實現立體全覆蓋。2023年,人民調解員與縣人民法院有效對接,成功調解案件74件,法院出具司法確認5件,出具調解書12件。左云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88件,全年度共審結案件88件。2023年,各鄉鎮、村(社區)調委會共計調解矛盾糾紛72件,調解成功率100%。縣司法局發放人民調解員“以案定補”補貼950元。
二是集中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2023年,中央聯席辦第三批共交辦我縣13件信訪事項,現已全部化解,化解率100%。
(五)著力增強基層法治功能
一是全面實施“八五”普法規劃。按照普法“八進”要求,印制普法宣傳小冊12000本,全部發放到村、企業、學校、社區。突出針對性、普惠性,2023年,共組織集中法治宣傳7場次,包括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典進景區活動、“公證法律服務進社區”宣傳咨詢活動、“鄉村振興法治同行”、“12·4”憲法宣傳活動。重點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民法典》、《家庭教育促進法》、《反有組織犯罪法》等法律法規,切實推進法律“八進”。
二是著力加強“法律明白人”培養。今年以來新增村(社區)“法律明白人”145人,全縣目前共有“法律明白人”628人。
三是大力推進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目前,全縣有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家(西街社區),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5家。今年上半年,推薦8個村(社區)參加大同市第二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評選。
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部分行政執法人員對于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不夠深入,認識不夠到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法治工作的意識和能力仍需提高。二是行政執法力量有待加強,行政執法規范化、專業化水平有待提升。三是普法宣傳力度不夠大、形式不夠豐富、對象不夠全面,部分宣傳未取得良好效果。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一)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進一步壓緊壓實
縣委書記、縣長帶頭落實《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2023年工作要點》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年度工作清單》。2023年1月,縣委方書記第一時間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1月21日縣政府第一次常務會議聽取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對全縣法治建設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于8月8日召開了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對全面依法治縣工作進行部署。縣委全面依法治縣辦公室召開七次會議,落實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部署。據統計,今年以來,縣委書記聽取法治建設匯報3次,批示法治建設工作10次,縣長聽取匯報3次,批示10次,縣委政法委書記批示39次,分管副縣長批示2次。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推動了全縣法治建設有序推進。各鄉(鎮)黨委、政府和縣委各部委、縣直各單位、各人民團體、各縣屬企事業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按照《要點》進一步落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積極認領任務、推動工作。
(二)黨政主要負責人學法述法深入推進
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提高依法執政能力的意見》,健全黨委(黨組)中心組學法制度。2023年,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法律法規5次,組織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研討1次。縣政府常務會議組織集中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等法律法規7次,專題研究法治政府建設2次。2023年,縣四套班子成員和全縣各鄉鎮、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述職報告全部按照規定進行依法行政述職。
四、下一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堅持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始終堅持黨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法治政府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有機結合起來,把握精神實質,領會深刻內涵,付諸實際行動,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努力創建法治政府綜合示范縣。進一步深入推進《左云縣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的實施方案》落地落實,按照中共山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關于2022-2023年在全省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逐項對照113項創建指標體系,全方位開展創建活動,努力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力爭在全市乃至全省示范創建活動中走在前、作表率。
(三)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升級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完善首問負責、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辦理、并聯審批等制度。深入推進“標準地+承諾制+全代辦”,全面推廣企業項目承諾制改革,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質量。
(四)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監督,確保執法人員“持證上崗”“文明執法”;以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為契機,不斷加強鄉鎮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備案工作,做到“應審盡審,應備盡備”;進一步加強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工作,積極探索聽證、專家咨詢等形式公開公正辦理行政復議案件,發揮調解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
左云縣人民政府
2024年1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