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縣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左云縣統計局
2021年 5月 21日
2020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緊緊圍繞市委“136”發展戰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聚焦目標抓落實,堅定不移促轉型,全縣經濟社會呈現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061209萬元,同比增長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446萬元,增長0.7%,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8%;第二產業增加值624771萬元,增長9.0%,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8.9%;第三產業增加值406992萬元,增長2.3%,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8.4%。
全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3273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50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
二、農 業
全年糧食產量47644.65噸,增長22.6%;油料產量5590.94噸,增長7.9%。
全年造林面積467公頃,四旁植樹65萬株,育苗500公頃。
全年豬牛羊肉總產量3776噸,增長3.4%。其中,豬肉產量1632噸,增長4.9%;牛肉產量652噸,增長32.5%;羊肉產量1492噸,下降6.98%。年末生豬存欄12807頭,出欄16398頭;羊存欄94769只,出欄102266頭。牛奶產量3033噸,下降16%。禽蛋產量803噸,下降7.7%。
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8.2萬千瓦,增長3.8%;使用化肥4990.4噸,下降2.8%;地膜160.4噸,增長27.7%。
三、工業、建筑業和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8%。
全縣規模以上煤礦共產原煤4340.3萬噸;規上企業發電量91754萬千瓦時。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94982.4萬元,增長4.95%。其中,煤炭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06319萬元,增長5.83%;電力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0414.8萬元,下降3.6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194954萬元,增長0.83%;實現利稅331954萬元,增長0.6%。
全縣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151萬元,同比下降21.8%。
全縣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28.3億元,增速同比下降6.7%。分產業看,一產投資額為6527萬元,同比增長64.9%;二產投資額為19.4億元,同比下降17.0%;三產投資額為8.3億元,同比增長25.6%。
全縣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83個。其中,全部建成投產項目32個(不含房地產)。
四、國內貿易
全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5051.2萬元,同比下降3.3%。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50412.2萬元,同比下降3.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4639.0萬元,同比下降3.2%。按消費形態統計,餐飲收入14543.6萬元,同比下降2.1%;商品零售240507.6萬元,同比下降3.4%。
五、交通和郵電
年末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316.3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129公里,全縣公路網密度100.2公里/百平方公里。
年末全縣擁有二級汽車站1座,四級鄉鎮客運站3座,客運企業3家。我縣共有省際線路11條,車輛11輛;市際線路6條,車輛11輛;縣級線路7條,車輛30輛,共有線路24條,車輛50輛,座位數為1555座。村村通線路9條,車輛23輛,座位數為432座。通車行政村數為145個,全年客運量11萬人次,旅客周轉量658萬人公里;全縣貨運大型企業1家,登記在冊貨車1661輛,牽引車768輛,掛車796輛,貨運量209萬噸,貨物周轉量39710萬噸公里。
全年全縣完成郵電業務總量7087萬元,增長18%。其中,郵政業務總量712.32萬元,增長18.11%;電信業務總量6375萬元,增長18%。年末移動電話用戶74098戶,計算機互聯網絡用戶27452戶。全縣郵政局所10個,郵路總長度1113公里。訂銷報紙270.72萬份;訂銷雜志6.78萬份;國內函件2.1萬件。快遞業務量完成42.12萬件,同比增長63.35%。
六、財政和金融
全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8760萬元,同比下降4.6%。稅收收入67015萬元,下降14.9%,其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和城建稅共計完成稅收6022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8454萬元。其中,全縣民生支出140358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32%。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170827萬元,其中,住戶儲蓄存款余額936285萬元;年末各項貸款余額422255萬元。
七、科教、文化和衛生
全年全縣普通中小學校21所,專任教師1479人,在校學生數9404 人,其中,小學生4733人,初中生2767人,普通高中生1904人。幼兒園(不包括附屬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2204人。2020年年末全縣共有文化館1個,綜合公共體育場一處,公共圖書館1個,分館111個,藏書14.3萬冊,農村閱覽室145個。全縣有報社1家,出版報紙48萬份。完成“送戲下鄉”演出100場、農村電影“2131”惠民工程2736場。完成旅游總收入10.06萬元,同比下降53%;接待人數114.82萬人次,同比下降57%。
全年全縣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村衛生室)232個,床位631張。其中,醫院5個;衛生院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個。年末,年末,全縣衛生機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677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12人;注冊護士325人。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34元,增長5.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7元,增長8.4%。
全年全縣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3386 人。其中,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922 人,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268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5196 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13385人。其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7737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95648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8876 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 9709 人。
全年全縣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35人,發放城市低保資金265.23萬元;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8956人,發放農村低保資金3522.4萬元。
注: 1.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部分指標為抽樣調查數據。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所有增長或下降速度均為同口徑與上年相比較。
2.本公報部分數據由相關部門提供。
3.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4.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及有關制度規定,對2016-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增加值數據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進行了修訂。
5.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結果及有關制度規定,對部分農業數據進行了修訂。
6.2020年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相關數據尚未發布,待人口普查公報統一發布,本公報中不再單獨發布人口的相關數據。
7.郵電業務總量包括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和電信業務總量,其中,郵政業務總量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電信業務總量按2015年不變價計算。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