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信息分類: 數據發布
發布機構:
發布日期: 2019-06-03 17:22
標題: 左云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文號:
時效:

左云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發布時間:2019-06-03 17:22 來源:
| | | |

       2018年,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對標省委“示范區、排頭兵、新高地”三大目標和市委打造一個“先行區”、當好“兩個尖兵”、推進“三大振興”的要求,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砥礪奮進,實干攻堅,全縣經濟建設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成績,邁上了新臺階。

一、綜   合

       全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530293萬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078萬元,下降7.7%,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第二產業增加值229836萬元,增長14.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3.4%;第三產業增加值274379萬元,增長11.7%,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2654元。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4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創業帶動就業38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8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050人;完成轉移農村勞動力2044人。

二、農   業

       全年全縣農作物種植面積27973.8公頃,比上年增加1723.2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1542.1公頃,增加844公頃;油料種植面積4166.9公頃,增加317.6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32809.9噸,增長6.5%;油料產量3790.9噸,增長18.9%。

  全年造林面積1017公頃,四旁植樹65萬株,育苗500公頃。

       全年豬牛羊肉總產量7295噸,下降27.8%。其中,豬肉產量1902噸,下降17.8%;牛肉產量830噸,下降5%;羊肉產量4563噸,下降34%。年末生豬存欄17565頭,出欄17300頭;羊存欄114593只,出欄256678頭。牛奶產量3985噸,增長12%。禽蛋產量1107噸,下降5.2%。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892.8萬元,下降8.9%。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6947.3萬元,下降7.68%。其中,農業增加值9163.8萬元,下降2.02%;林業增加值2306.8萬元,增長11.28%;牧業增加值14607.8萬元,下降16.12%,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869萬元,增長7.28%。

       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7.8萬千瓦,增長2.6%,使用化肥6245.84噸,地膜77.27噸。

三、工業、建筑業和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9662萬元,增長20.9%。  

       全縣規模以上煤礦共產原煤1044.6萬噸,增長28.87%;規上企業發電量76260萬千瓦時。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4038萬元,增長18.76%。其中,煤炭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9361萬元,增長27.6%;電力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1806萬元,下降11.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83651萬元,增長82.75%;實現利稅83651萬元,增長82.8%。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18182萬元,增長4.4%。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04%。

四、國內貿易

       全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7088萬元,增長9.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58377.2萬元,增長8.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8710.6萬元,增長9.9%。按消費形態統計,餐飲收入13459.6萬元,增長24.6%;商品零售253628.2萬元,增長8.3%。

五、交通和郵電

       2018年末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387.8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2.64公里,全縣公路網密度105.6公里/百平方公里。

       年末全縣擁有二級汽車站1座,四級鄉鎮客運站4座,客運企業4家。我縣共有省際線路11條,車輛11輛;市際線路6條,車輛9輛;縣級線路7條,車輛30輛,共有線路24條,車輛50輛,座位數為1555座。村村通線路11條,車輛23輛,座位數為432座。通車行政村數為216個,全年客運量72萬人次,旅客周轉量4176萬人公里;全縣貨運大型企業1家,登記在冊貨車2511輛,牽引車1050輛,掛車1138輛,貨運量228萬噸,貨物周轉量43320萬噸公里。

  全年全縣完成郵電業務收入6225.3萬元,下降8.4%。其中,郵政業務收入623.31萬元,下降8.8%;通信業務收入5602萬元,下降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696戶,移動電話用戶113357戶。全縣寬帶接入用戶24480戶。

六、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全縣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0995萬元,增長55.6%。稅收收入65929萬元,增長36.7%。其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和城建稅共計完成稅收50063萬元。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96434萬元,增長45.3%。其中農林水支出21610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008萬元,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8930萬元,教育支出22960萬元。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60546萬元,比年初增加87990萬元,增長9%,年末各項貸款余額365163萬元,比年初增加121838萬元,增長50%。

  全年保險公司發展到13家,保費收入10519萬元,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086萬元。

七、科教、文化和衛生

       全年全縣科技方面組織申報市級項目11項,爭取資金235萬元,申請專利40項,其中發明專利申報完成12件。

  年末全縣普通中小學校24所,專任教師1317人,在校學生數10797人,其中,小學生5744人,初中生2477人,普通高中生2576人。幼兒園(不包括附屬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2786人。

       年末全縣共有文化館1個,綜合公共體育場一處,公共圖書館1個,分管23個,藏書13.99萬冊,農村閱覽室228個。全縣有報社1家,出版報紙33萬份。完成旅游總收入17.157億元,同比增長29%;接待人數215萬人次,同比增長38.8%。

  年末全縣共有衛生機構 (含診所、村衛生室)247個,床位521張。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全縣衛生機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41人。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縣總人口為138772人,比上年下降0.84%。其中,女性人口為68494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3%。年末城鎮人口40838人,占總人口比重為29.4%;鄉村人口97934人,占全縣人口比重70.6%。據全縣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全縣人口出生率為8.92‰,死亡率為4.5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2‰。全縣城鎮化率為49.91%,抽樣測算常住人口為162801人。

       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42元,增長6.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25元,增長8.9%。全年從業人員平均工資57898元。

       年末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0808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63500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7854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97663人;失業保險參保8695人;工傷保險參保20893人;生育保險參保12008人。

  全年全縣共有城市低保對象共462戶825人,累計發放低保資金536.9萬元;農村低保對象共6151戶11570人,累計發放低保金1505萬元。全年共為680名特困人員發放供養資金347.8萬元,護理補貼22萬元,為58名孤兒發放供養金54.3萬元。

 

注: 1.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3.所有增長或下降速度均為同口徑與上年相比較。
  4.部分指標為抽樣調查數據。  
  5.公報涉及的部分社會和經濟指標來源于相關部門,了解詳情請咨詢有關部門。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相關稿件